开云体育电脑版下载: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同时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9月4日,上海市爱卫办、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了一项由万人参与的市民预包装饮料购买行为调查,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超六成市民经常购买预包装饮料,近八成市民关注饮料含糖量信息,超五成市民选择无糖或低糖饮料——无糖或低糖饮料已成为预包装饮料消费主流选择。
近年来,含糖饮料过量摄入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过量摄入添加糖导致的疾病,每天多喝1罐含糖饮料可使肥胖风险增加27%,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22%。
调查采用线上线位市民参与。调查结果为,市民购买饮料的行为较为普遍。从市民购买饮料的频率情况来看,3天/周及以上的频率为“经常购买预包装饮料”,有超六成(62.4%)市民经常购买,30岁以下年轻人中经常购买的比例高达82.6%。
最受市民喜爱的前五位预包装饮料类型,分别为:茶饮料(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包装饮用水(如纯净水、矿泉水等),果蔬汁类及其饮料(如纯果蔬汁、果蔬汁饮品等),特殊用途饮料(如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等)。男性喜欢碳酸饮料及特殊用途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喜欢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青年群体更偏好碳酸饮料,中年群体更偏好茶饮料,老年群体更偏好包装饮用水。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料按照含糖量分为四类,分别为无糖饮料(含糖量≤0.5克/100毫升)、低糖饮料(含糖量≤5克/100毫升)、含糖饮料(含糖量5克/100毫升)、高糖饮料(含糖量≥11.5克/100毫升)。
此次调查显示,超五成(53.4%)市民选择低糖饮料或无糖饮料,偏好高糖饮料的比例较低,仅为5.4%。女性偏好高糖饮料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青年群体对饮料的含糖量接受度较宽,对于含糖饮料的接受度高于其他年龄段;中年群体偏好低糖饮料;老年群体偏好无糖饮料。
对于饮料的售价及包装规格,超六成市民偏好价格在3-8元的饮料,超五成市民偏好包装规格在300-500毫升的中瓶装饮料。而据线下观察发现,同一品牌、同一系列、同一规格的饮料,无糖或低糖饮料的售价略高于含糖饮料的售价。与此同时,线上问卷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近三成(27.1%)市民明确表示愿意为无糖或低糖饮料支付更高价格。
从市民对饮料含糖量的关注度来看,近八成市民(78.7%)比较关注饮料的含糖量信息,并尽可能地选择无糖及低糖饮料,且更偏向于茶饮料及碳酸饮料。市民选择无糖或低糖饮料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糖分摄入过高影响健康(39.7%)、个人口味偏好(31.6%)、和控制体重或身材管理需要(20.3%),市民选择含糖饮料的问题大多是喜欢甜味带来的愉悦感受(44.2%)、习惯饮用含糖饮料(31.2%)。
作为全国首个试行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省级城市,上海于2023年率先在部分商超、便利店试点使用健康提示系统,2024年初又建立了国内首个饮料营养分级算法及“营养选择”标识,在2万多家餐饮门店、外卖平台、连锁超市等推广应用,直观指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饮品。随着“体重管理年”活动全面启动,上海逐步推动饮料减糖行动规范化、制度化,助力市民健康体重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医院原检验科主任暗中将350万元“灰色收入”存入原保姆账户,原保姆发现后买豪华商务车,大额打赏男主播
找千万网红带货,仅卖出1单!连名字都念错了…商家质疑“虚假刷单”,多方回应
91岁“时尚国王”乔治·阿玛尼去世,生前是个工作狂,百亿财富无子女继承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